公司熱線: 13829139501
- 產品詳情
- 聯系方式
- 產品品牌:康創紙業
- 供貨總量:不限
- 價格說明:議定
- 包裝說明:不限
- 物流說明:貨運及物流
- 交貨說明:按訂單
- 有效期至:長期有效
東莞康創紙業(圖)-led無硫紙生產廠家-led無硫紙 :
新聞紙,無硫紙,分條紙
無硫紙(acid-freeer)的防護作用主要基于其化學穩定性和物理結構特性,能夠有效延緩或阻止被保護物品的劣化過程。其防護原理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去酸性保護機制**:
傳統紙張在生產過程中常使用含硫酸鹽的化學漿料,導致紙張殘留酸性物質(pH<7)。這些酸性成分會催化纖維素的水解反應,使紙張逐漸脆化、發黃。無硫紙通過采用堿性緩沖劑(如碳酸鈣或氫氧化鎂)中和酸性物質,將pH值維持在7.5-9.5的弱堿性區間,形成化學緩沖層。這種堿性環境不僅能中和紙張自身可能產生的酸性物質,還可以吸收外界環境中的酸性污染物,阻斷酸性降解鏈式反應。
2.**屏障作用**:
無硫紙通常經過脫木素處理,減少木質素殘留。木質素在光照下會發生光氧化反應產生自由基,導致紙張變色。通過降低木質素含量(木漿含量<1%)及添加劑(如維生素E衍生物),能有效抑制氧化反應對紙張和被保護物(如古籍、藝術品)的損害。
3.**物理防護結構**:
采用長纖維純棉漿或α-纖維素含量>87%的木漿,使紙張具有致密的纖維網狀結構。這種結構具備以下特性:
-孔隙率控制在0.8-1.2μm,可阻隔空氣中的懸浮顆粒(PM2.5)
-表面施膠處理形成疏水層,接觸角可達105°,降低30%的吸濕率
-抗張強度≥3.5kN/m,減少物理摩擦損傷
4.**污染隔離功能**:
通過添加螯合劑(如EDTA鈣鈉鹽)捕獲金屬離子,防止銅、鐵等過渡金屬引發的催化降解。部分無硫紙還含有3%-5%的活性炭粉末,可吸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達90%以上。
在應用實踐中,無硫紙的防護效能可維持50-100年(ISO9706標準),特別適用于檔案保存、藝術品襯墊、包裝等領域。其多層防護機制通過化學穩定、物理隔離和環境調節的協同作用,構建起綜合性的保護體系。






無硫紙的硫含量測試是確保其符合環保及耐久性要求的關鍵步驟,尤其適用于修復、包裝等領域。以下是幾種常用檢測方法的概述:
**1.燃燒-碘量法(經典濕化學法)**
將0.5-1g樣品在氧氣流中高溫燃燒(1000℃以上),硫元素轉化為氣體,經吸收生成硫酸。加入溶液形成硫酸鋇沉淀,通過重量法計算硫含量。該方法準確度高(檢測限約10mg/kg),但操作繁瑣,需化學分析人員,耗時約4-6小時。
**2.離子色譜法(IC)**
樣品經微波消解或高溫燃燒后,用去離子水吸收釋放的硫氧化物,使用離子色譜儀檢測硫酸根濃度。該方法靈敏度高(檢測限可達0.1mg/kg),自動化程度高,但需昂貴儀器(約50萬元),適合實驗室批量檢測。
**3.X射線熒光光譜法(XRF)**
無需前處理,直接對紙張進行無損檢測,通過硫元素特征X射線強度定量。優勢在于快速(3分鐘/樣)、無損,但檢測限較高(約100mg/kg),適用于生產現場快速篩查。
**4.庫侖滴定法**
燃燒產生的氣體通過電解池,動態監測電解碘消耗量,實時計算硫含量。檢測精度可達1mg/kg,測試時間約8分鐘,但設備維護成本較高。
**質量控制要點:**
-取樣需按GB/T450標準取至少3個平行樣
-使用有證標準物質(如NIST1547)校準
-空白試驗消除試劑本底干擾
-濕度控制(GB/T10739規定的23℃/50%RH環境)
目前國際通行標準包括ISO15320(XRF法)和TAPPIT617(燃燒法)。企業可根據檢測需求選擇:研發階段推薦IC法保證精度,產線質控宜用XRF快速篩查。需注意當硫含量低于10mg/kg時,應結合兩種方法驗證結果。

無硫紙與普通紙的辨別方法雖然多種多樣,但以下提供幾種簡易的鑒別方式:
首先觀察紙張的顏色。一般來說,“燒”過的普通紙上會留有明顯的黃色印記或有煙熏痕跡;而未經處理的純凈白紙則呈現出自然的白色光澤。“白度測試法”,即通過對比兩種不同性質的紙質在白熾燈下的顏色深淺來辨識也是一個直觀的方法——的“中性脫酸高松厚度技術級牛皮卡紙一般亮度發白。”相反地,”傳統的黃亮光較淺且略顯灰色“。除此之外是燃燒實驗:“若用明火點燃一張紙后幾乎不冒煙的是真正意義上的全天然的原生木漿硫酸鹽漂白造紙產品”。相對的或少煙霧則是判別是否含有化學殘留硫磺的一個依據所在。相比之下操作更為簡便、準確率更高的手段是采用的儀器檢測分析成分含量等參數進行區分識別判斷其是否為真正的環保型不含硫化物之原材制造出來的印刷包裝用紙品材料等等特點與優勢情況而定,這些方法都能夠幫助我們簡單有效地分辨出這兩種類型的紙張區別并加以利用和保護健康環境.。同時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也會降低誤購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