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熱線: 13829139501
- 產品詳情
- 聯系方式
- 產品品牌:康創紙業
- 供貨總量:不限
- 價格說明:議定
- 包裝說明:不限
- 物流說明:貨運及物流
- 交貨說明:按訂單
- 有效期至:長期有效
- 上一條:東莞康創紙業(圖)-電子無硫紙-無硫紙
- 下一條:沒有了
康創紙業廠(圖)-防靜電無硫紙批發廠家-石碣防靜電無硫紙 :
新聞紙,無硫紙,分條紙
無硫紙與硫酸紙的區別解析
一、定義與制作工藝
無硫紙是一種不含硫化物添加劑的環保型紙張,生產過程中通過堿性工藝控制pH值在7.0-8.5之間,避免使用傳統造紙中的酸性施膠劑。這種中性或弱堿性特性使其具備抗老化優勢,符合FSC森林認證標準。而硫酸紙(俗稱描圖紙)的制作需經過72小時硫酸浴處理:原紙在中發生纖維膠化反應,形成致密的半透明結構,再經多道水洗中和工序,終獲得具備特殊性能的加工紙。
二、物理特性對比
1.透明度:硫酸紙透光率達85%以上,可清晰透印圖文;無硫紙保持天然紙張的不透明性(透光率<5%)。
2.穩定性:無硫紙在恒溫恒濕環境下可保存200年以上,硫酸紙雖強度高(耐破度達400kPa),但長期存放易出現脆化現象。
3.耐候性:硫酸紙具有優異的耐油脂性(油脂滲透率<3%)和耐高溫性(可承受180℃烘焙溫度),無硫紙遇水易變形(吸水膨脹率>12%)。
三、應用場景差異
硫酸紙廣泛應用于食品包裝(占用量的40%)、服裝制版和建筑藍圖領域,其半透明特性便于圖紙疊加校驗。德國工業標準DIN6738規定工程圖紙必須使用硫酸紙存檔。無硫紙則主要應用于古籍修復(大英圖書館年消耗量達50噸)、藝術品收藏及印刷領域,美國國會圖書館規定性檔案必須采用pH值7.5以上的無酸紙。
四、環保指標對比
無硫紙生產能耗較傳統紙降低30%,碳排放量減少45%,廢水COD值控制在50mg/L以下。硫酸紙生產過程中需處理硫酸廢液(每噸紙產生1.2m3酸性廢水),近年日本研發的再生硫酸紙技術可將廢水回用率提升至85%。
五、市場發展趨勢
無硫紙市場年增長率達8.7%,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突破42億美元。硫酸紙市場受數字化沖擊,年增長率維持在2.3%,但食品級硫酸紙需求增長,2023年亞洲市場份額占比達58%。
總結而言,兩者在分子結構層面存在本質差異:無硫紙通過化學改性保持纖維素天然特性,而硫酸紙的纖維經過硫酸酯化形成穩定的網狀結構。選擇時需根據具體應用場景綜合考量耐久性、功能性及環保要求。






無硫紙(無酸紙)是一種不含酸性物質和硫化物成分的特種紙張,其pH值通常維持在7-8.5的中性至弱堿性范圍。憑借出色的耐久性和抗老化特性,無硫紙在需要長期保存或對材料穩定性要求較高的環境中具有廣泛適用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場景:
###一、檔案文獻保存環境
無硫紙是圖書館、檔案館及博物館的材料。在這些場所中,溫度需控制在18-22℃,相對濕度保持在30-50%,并配備防紫外線照明系統。例如美國國會圖書館對1870年前的文獻修復均采用無硫紙,可有效延緩紙張酸化脆化進程,理論保存壽命可達200年以上。搭配無酸文件夾和惰性材料存儲盒使用時,可形成完整的中性保存體系。
###二、藝術創作與修復領域
版畫制作、水彩繪畫等藝術場景中,無硫紙能避免作品因酸蝕導致的褪色和基底腐蝕。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館在修復戈雅版畫時,特別選用300g/m2無硫藝術紙作為背襯,其纖定性可確保藝術作品在溫濕度波動較大的展覽環境中(如季節性濕度變化40-60%)保持結構完整。
###三、特殊工業應用環境
1.**行業**:滿足ISO9706標準的無硫病歷紙,可在醫院恒溫恒濕庫房(標準溫度20±2℃,濕度45±5%)保存超50年,確保法律文件有效性
2.**航空航天**:波音公司技術文檔使用含碳酸鈣緩沖層的無硫紙,可在機庫高油霧環境中抵抗化學腐蝕,保持圖紙清晰度
3.**食品包裝**:歐盟食品級無硫包裝紙(符合EN645遷移測試)廣泛用于巧克力包裝,在冷藏(4℃)和常溫環境下均不釋放有害物質
###四、數字印刷與辦公場景
現代激光打印機環境(溫度18-28℃)中,經特殊涂布處理的無硫打印紙可承受200℃瞬時高溫而不釋放酸性氣體。日本國立公文書館要求所有數字化掃描副本必須使用70g/m2無硫復印紙,其抗靜電特性在數據中心低濕環境(濕度30%)中可減少紙塵產生。
使用注意事項:盡管無硫紙具有較強環境適應性,仍需避免與普通酸性材料混存。建議搭配使用無酸粘合劑(pH7.5-8.5)進行裝訂,在沿海高鹽霧地區應增加防潮密封措施。相較于普通紙2-5年的有效保存期,合理保存的無硫紙可將文檔壽命延長至100-500年,但成本約高出普通紙30-50%,需根據實際需求合理選用。

無硫紙與凈化紙是兩種具有特殊功能的工業用紙,其區別體現在生產工藝、功能定位和應用場景三個方面。
**1.生產工藝差異**
無硫紙的特征在于生產過程中硫化物添加,通過堿性施膠工藝(如碳酸鈣緩沖體系)中和酸性物質,使紙張pH值維持在7.0-8.5之間。而凈化紙則采用多層復合工藝,在基紙表面覆蓋高分子涂層(如聚乙烯或聚),通過熱熔復合形成致密屏障,部分產品還會進行伽馬射線輻照滅菌處理。
**2.功能特性對比**
無硫紙主要解決紙張酸化問題,其耐候性指標突出:加速老化實驗(105℃/72h)后抗張強度保持率>85%,黃變指數Δb*<3.0,特別適用于古籍修復(接觸保存壽命>200年)和精密儀器包裝。凈化紙則強調阻隔性能,水蒸氣透過率<5g/m2·24h,氧氣透過量<10cm3/m2·24h·atm,微生物屏障通過ASTMF1608標準驗證,可維持無菌狀態18-36個月。
**3.應用場景分野**
無硫紙廣泛應用于文化遺產保護領域,如國家圖書館善本庫房襯紙、博物館書畫收納夾層等,能有效阻斷紙張纖維的β-葡萄糖苷酶降解反應。凈化紙則主要用于滅菌包裝(占市場份額62%)、半導體元件防塵包裝等潔凈場景,其靜電消散值控制在10^6-10^9Ω范圍,既防塵又避免靜電損傷。
在環保指標方面,無硫紙的脫酸工藝可使回收纖維利用率提升至93%,而凈化紙因含塑料涂層,需通過特殊熱解處理實現材料分離回收。當前市場價格顯示,檔案級無硫紙(80g/m2)約28元/㎡,凈化紙(三層復合)則達45元/㎡,兩者價差主要源于復合工藝成本。隨著碳中和政策推進,兩類特種紙都在向生物基涂層方向發展,未來可能衍生出兼具脫酸與阻隔功能的復合型產品。